提起英国你会想到什么?伦敦桥大本钟、莎士比亚、福尔摩斯、哈利波特……反正,不出好吃的!
腐国有三宝:女王、基佬、吃不好。
女王大家都懂,国家级吉祥物;基佬么,一部没有男男 CP 的剧也好意思管自己叫英剧?最后一条就比较阴森恐怖了:英国料理之可怕,光看看就手脚发凉,更不用说下嘴——
非常哲学的一道菜,死鱼眼扫射全桌观众的
「仰望星空派 Stargazy Pie」
这不是你吃它,而是它张开大嘴吃你的
「肉馅羊肚 Haggis」
甜不甜咸不咸,像沾了什么不得了的脏东西的
「巧克力茄子」
能把你的想象力从头顶延伸到下水道的
「国王帽子蛋糕」
草泥马都不想承认这是自己的
「天鹅湖馅饼」
仿佛咬了一口还会自己再长出来的海藻团子
「莱弗面包」Laverbread
好吧,再发下去粉丝都要取关了……
拿什么拯救你,舌尖上的英国?
在我看来,在吃的方面还好有——
「英式下午茶」
英国人的老脸才算没丢完,
才没在舌尖上彻底输给对岸的法国佬。
我们如今能享受悠闲的下午茶,要感谢两个特别会享受生活的女 chi 人 huo。
第一位是葡萄牙公主凯瑟琳(Catherine of Braganza),1662年她嫁给了英格兰国王「快活王」查理二世,发动了一场「味觉革命」。当时她的嫁妆里有一大箱221磅的福建红茶和整套精美的中国瓷器茶具,你看英国人那时多没见过世面。史家公认是凯瑟琳把饮茶习俗带入英国,她也因此被称为「饮茶皇后」名垂青史。
▲ 誉满天下的福建祁门红茶
和丝绸、瓷器一样,茶叶也曾是专属于东方神秘古国的奢华享受。
17世纪初,中国人老百姓都把茶当日常饮料时,茶在欧洲仍是少数皇室贵族才能享有的奢侈品,跟现在想吸毒一样难。欧洲当时并无茶树,也完全不掌握种植技术,连海运都还不发达,只能经过漫长的陆运,从原产地福建到山西,再经过俄罗斯到荷兰,最后倒卖到西欧各国。那首歌怎么唱来着:「从前的日色变得慢。车,马,邮件都慢。一生只够~喝一壶茶。」
要感谢的第二位,是贝德福德公爵夫人(Duchess of Bedford)安娜(Anna Russell)。她是维多利亚女王的终生好闺蜜,还获封过给女王叠被子、铺床的女官(英国人也是毛病多)。19世纪初的英国只吃早餐和晚餐两顿正餐。而要熬到晚上七八点开饭,对于下午百无聊赖的贵族们来说实在太难熬!
于是饿得快昏倒的公爵夫人不顾淑女仪态,下午就跑到起居室吃吃喝喝,当然还要配上名贵的红茶。这一举动很快就吸引了其他饥肠辘辘的贵 chi 族 huo 们。这种「饮茶与散步」的社交活动很快在上流社会中兴起。
「维多利亚下午茶」就此诞生!
经过多年传承发展,如今的英式下午茶在专门的茶室和五星大饭店——甚至是你自己家里——都能享用到。而要正确打开这道拯救舌尖上的英国的传统活动,你看这一篇就够咯!
No.1
「到底是 LOW 还是 HIGH?」
每次我看到有人在朋友圈晒下午茶用「High Tea」这个词,叉包君我就有点儿心疼……要当高级吃货装13还得先啃啃历史书才行呀~
公爵夫人当年发明的贵族传统下午茶应该叫「Low Tea」,一般在下午四点开始,由三明治、司康饼、果酱、奶油、甜点等精致的小点心搭配飘香红茶组成。由于喝茶时客人会坐在低矮的沙发上,茶点也摆在较低的茶几上而得名。
▲ 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吃心葛优瘫
而「High Tea」是鸦片战争之后,中国茶叶不再奇货可居。18世纪后期东印度公司的大量贩运加上全民走私,茶已经成了英国的「国民饮料」。在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的英国,普通民众在七点前是没法下班到家吃正餐的。这顿六点开始的下午茶的重点在于「管饱」。通常有一大杯粗茶搭配面包、蔬菜和奶酪,甚至还会搭上肉类、馅饼和土豆,由于坐在较高的餐桌和椅子上,方便快吃快走,所以被称作「High Tea」或「Meat Tea」。
《牛津英语词典》还提供了另一种关于「High Tea」的解释:「High」是指时间上比「下午茶」更晚,是晚餐前的「傍晚茶歇」。总之,「High Tea」才不是贵族的休闲娱乐活动呢。
就跟汉语里的「爽」字古今含义容易让人搞晕一样,现如今「High Tea」反而成了以讹传讹的下午茶代名词;知道应该叫「Low Tea」的人反而少了呢~ 叉包建议你掂量一下自己朋友圈的知识水平,打「Afternoon Tea」比较保险,就别 High 来 High 去的了。
No.2
「点心分三层有什么讲究?」
正宗的英式下午茶都会端上来一个华丽的「三层架」。这可不只是为了看起来华丽或供你手机拍照好看的,是有讲究的吃法的。三层架的最下一层通常是三明治或咸点心,中层是司康饼和果酱,上层则是各式甜点。吃的顺序应该是「从下而上,由咸到甜,先淡后重」。所以下次有人先从顶层开始拿,你就知道 TA 一定没看过叉包哥这篇扫盲文。要不要告诉 TA,你决定咯!
你在时下的茶屋和酒店可能吃到各种「创新」的下午茶,不按传统摆放。各种流行甜品比如马卡龙、水果挞,甚至是时令水果随便乱放。那你也就不用客气,就随便吃吧~
▲ 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的下午茶就并不「传统」
竹炭马卡龙很特色,司康饼另外摆盘供应
No.3
「该怎么拿杯子?」
下午茶当然要配精美的瓷器,茶壶什么的不用说。不过许多人拿杯子的方式都是错的哟。你猜上图左右两种拿杯子的方式,哪种是对的呢?
答案是:用三根手指,捏着而不能穿过茶杯的把手,茶碟也要用另一只手一并端起。像左图和上图示范的那样就对了;右图食指穿过把手的握法虽然舒服,但是是错的哟!拿错了虽然也没什么,但就像中国人看老外蠢笨的拿筷子手法一样,不免视为蛮夷。至于小拇指要不要傲娇地翘起来呢,就请自便咯~
No.4
「司康饼到底怎么吃?」
司康饼(Scone)是英国传统的下午茶点心,大吉岭红茶的绝配搭档。司康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十世纪德文郡(Devon)的修道士。和中国和尚最懂享受一样,他们当时就发明了往面包上抹果酱和块奶油的吃法,称为 cream tea,这比茶叶传入英国还早个几百年呢!
讲究的下午茶,司康饼端上来的时候还是微热的,带着新鲜烘烤的香气,软硬适度。用手直接拿,掰成两半,抹上果酱和奶油吃就好。就像「甜粽子 VS 咸粽子」能引发中国内战一样,司康饼「先抹果酱,还是先抹块奶油」的规矩,不同地区的英国人也会告诉你截然不同的答案,并无定论。
如果你偏好先抹果酱再抹块奶油,也就是左图,称为「康沃尔郡吃法」(Cornish method);反之,右图,则为「德文郡吃法」(Devon / Devonshire method)。无论哪种,都是咬一口,抹一次,直到吃干抹净就对啦~
No.5
「喝下午茶着装有讲究吗?」
▲ 伦敦丽思卡尔顿酒店「棕榈阁」
简单说:看场合。绝大部分下午茶都强调享受休闲时光,不会强行要求顾客的着装打扮。当然,正装走到哪里都会受人欢迎。
如前文所述,高雅的「Low Tea」当然还是会固守传统,要求绅士淑女的着装。最典型的场所莫过于伦敦丽思卡尔顿酒店(The Ritz London)的「棕榈阁」(The Palm Court)。
▲ 极有可能偶遇明星和政要的「棕榈阁」金碧辉煌
棕榈阁作为全球下午茶爱好者心中的「圣地」有着显赫的历史:英王爱德华七世、丘吉尔、卓别林、戴高乐等等名人都曾是这里的常客。时至今日都一座难求——周四到周日的热门时段,要提前3-5个月订位,才有可能幸运订到!吃个茶就跟逛博物馆似的。
进入棕榈阁更有「Dress Code」规定:男士必须着西服外套系领带,女士虽无明确要求但最好也盛装出席。如果你穿牛仔裤、运动鞋或便装,一定会被礼貌而坚决地拒之门外:「先生,不可以!」
纯银茶具、精致的瓷器是棕榈阁传承至今的特色——吃的都是文物古董知道不?但是点心品种和口味说实话就比较保 nan 守 chi 了,就是吃个名气环境。
在伦敦不难找出一堆比棕榈阁好吃的下午茶好去处:「女王垂青」的 Fortnum and Mason、「发明了马卡龙」的 Ladurée、「贵到没朋友」的 Claridge,或「时尚时尚最时尚」的 Prêt-à-Portea 等等。
▲ Prêt-à-Portea 的甜点造型
会让热爱时尚的女生不停尖叫吧
No.6
「该喝什么茶?」
只要是菜单上有的,你都可以大胆尝试。红茶、绿茶、花果茶,都有代表性的名茶,有些馆子还会有自家特色调配茶。永远不会点错的有大吉岭、伯爵茶、锡兰高地红茶。口味多样化一些,可选阿萨姆、洋甘菊、柠檬草、正山小种等。
▲ 伦敦丽思酒店 棕榈阁 的下午茶菜单,点击可看大图
另一件有趣的事是散装/罐装茶叶和袋泡茶之争。传统英式下午茶自然是拿散装茶叶泡的,绝对不会让你看见茶包。不过今天,袋泡茶一定不如罐装茶的观念早就过时了。现在越来越多的高级茶叶采用多样化包装,毕竟袋泡比散装更方便冲泡和保存。
比如爱茶人士无人不知的英国川宁(Twinings),著名的「伯爵茶」(Earl Grey Tea)就是他家的发明。至今川宁的伯爵茶包上还有格雷六世伯爵亲笔写的夸赞之词。
▲ 新锐高端品牌 TWG 的套装礼盒
还有一些赫赫有名的牌子你也该知道:「女王的杂货铺」之称的 Fortnum and Mason 也出袋泡茶;再比如「最美茶包」的 Tea Forte;新加坡新锐高端茶叶品牌 TWG Tea;纯正的原产地斯里兰卡锡兰红茶 Dilmah 等。
No.7
「自己在家怎么体验下午茶?」
在自己家里喝茶,茶具可以是名贵的景德镇或进口瓷器,也可以是星巴克马克杯和宜家玻璃杯——在家,顶要紧是舒服自在。和朋友一起享受无拘无束的饮茶时光就好。吃什么茶点也不用像在英式下午茶店里那么讲究,西点、水果乃至坚果零食都是可以的。
但有两样东西逃不掉:一把功能强大的电热水壶,和合乎你口味的好茶叶。
开煤气烧水太过时啦,奔袭于厨房和客厅之间也不够优雅。电热水壶随时可加热多方便。那么电热水壶选谁家呢?
我自己用的是英国凯伍德(KENWOOD)家的玻璃电水壶。
先说英国凯伍德和日本建伍,虽然英文名字一样,但半毛钱关系没有。英国 KENWOOD 是 1947 年在英国创立的纯正英伦厨房家电品牌。他家最有名的就是各种全能厨师机。电热水壶自然不在话下。
这款玻璃电水壶适合家用泡茶的点在于:独创只烧一杯水也可以的容量(见下图,刻度最下面那个小杯子看到了吗?)
也就是你要是心血来潮,只想给自己泡一杯也可以。而且这个模式下还超级省电超级快。这把水壶的温控技术相当高超,判断无水干烧会自动断电,绝对安全。最多一次可烧开 1.7 升的水,不会溢出一滴。德国肖特玻璃坚固耐用,可以直观看到水沸腾的状况。
另外一个贴心设计是一般电热水壶根本没有的蒸汽导管设计,让蒸汽集中从壶口冒出,绝不会到处乱喷蒸汽,让你冒被烫伤的风险。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家印象里「没什么技术含量」的电热水壶,他家线下店售价是900多元。天猫官网售价是750元,远超国内同类产品。卖得就是设计和技术含量啦(可能还有一份英国人最懂英国下午茶的傲娇属性吧~)。
用了这把水壶三个月,表示 KENWOOD 对于厨房电器的细腻理解征服了我,太贴心。已经在种草开始挑他家的厨师机了……
其次,你需要一些好茶叶。
如前文所述,高级袋泡茶不仅方便,而且口味多样。淘宝上各种卖茶叶的足够让你挑花眼,那种什么「老茶树普洱」你敢买我也是除了佩服就是佩服。这里我要推荐的是一个备受小资追捧的国产调配茶品牌 UMTea。
他家是首个被洪晃选中,入驻中国原创设计师品牌集合店「薄荷糯米葱 BNC」的调配茶品牌。最大的特色是研发了50多款新奇的调配茶口味,比如业内首创的山竹马黛、松露可可博士、草莓普洱等。
拿「松露可可博士」来说,以产自南非、不含咖啡因的路易博士茶(有名的「天然减肥茶」)配以天然葡萄干和可可豆,我一泡,瞬间满屋子的巧克力香气,引得我家猫噗嗤一下跳上桌拼命闻。
「浆果盛宴」泡出来茶汤色泽如红酒般馥郁诱人;「朗姆柠檬」则在酸甜之中隐隐传来朗姆酒一般的醇香……他家的茶原料全部从德国进口,强调无咖啡因健康和用天然果干创意调配。喝过一次就停不下来,像女生选口红一样眼花缭乱,每个都想尝尝鲜!
四种主题的「小确幸」分别是:美、轻、馥、暖。每一盒内都有九枚细心挑选的主题茶包。
希望这篇文章,可以助你开启一段美好的下午茶时光。

暂时没有数据
没有更多啦~
-
1234567c2017-10-260这个绝对是高分推荐啊,有理有据,历史渊源到时尚品味紧密结合,赞回复

暂时没有数据
没有更多啦~

